当前位置: 首页>>学习案例>>正文
大学课堂“躲猫猫”
2016-11-03 09:10 董云川、​张樱凡 

  

栏目主持 董云川

云南大学教授,云南省政府督学,云南省高教学会常务副会长。专注于大学精神及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研究

 

    高等学府,高深学问,迈进大门前学子们心目中高远且魅力无尽的大学课堂一旦变为现实,并非如愿景般美好。艰辛寂寞原本就是课业修习、学术思辨之常态,如若再遇上一系列口才不及中学老师、学养厚度又无法让人仰视的老师,逃课就成了众所周知而又心照不宣的普遍现象,有的学生甚至“必修课选逃,选修课必逃”。近几年来,为了防止学生逃课,高校教师采用的考勤方式可谓花样繁多、出其不意。华中师范大学一教师采用“刷脸”点名,课前和课后分别给全班同学拍照,这样,缺课、迟到、早退的同学均一清二楚;重庆理工大学一教师采用指纹考勤,学生要用指纹打卡机进行签到和签退;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一教师甚至专门研发出一套新的点名系统——蓝牙感应,上课前通过匹配学生的蓝牙装置进行点到。此外,还有扫描二维码签到、发微博签到、对号入座考勤等方式层出不穷。

 

   不可否认,严格的考勤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旷课人数,规范学生行为,改善课堂管理。但是,“花样点名”只是改变了传统的考勤方式,在学生和教师“躲猫猫”的过程中使教师具有主动权,有助于把控课堂局面,让学生缺少空子可钻。然而,这种方式显然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更无法直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,学子们依然“人在曹营心在汉”。

 

   毋庸置疑,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。在本科阶段,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还是上课,通过课程,学生不仅能够习得新知、锻炼逻辑思维能力,而且能够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产生更多的思想火花和情感体验。大学学习本应是一个自觉自主、积极求索的过程,但现实却是教师需要用硬性的要求来倒逼学生回到课堂。这到底是学生的问题,教师的问题,还是课程的问题?亦或诸多环节都值得反省呢?

 

   首先,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,大学的生师比逐渐失调,诸多高校为了节约资源,减少教学成本,弥合学生剧增连带的师资短缺矛盾,不得不将课堂规模扩大,授课班级人数从几十人到数百人不等,大面积的大班教学在无形中减少了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,也倍增了学生慵懒的机会。

 

   其次,学生的课余活动越来越丰富,无论是校内外兼职亦或学生事务工作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,不少学生的学习重心并没有放在课程上。愈来愈多的学生过于强调教育的实际功用,大都抱着功利性的目的,希望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,忽视了教育效应的综合性及滞后性,不理会“无用之大用”的教育真谛。一些学生把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的课程判断为无用之学,于是选择了“混”课堂甚至“逃离”课堂。殊不知,错过了教研场景,失去了学习体验,教育亦将丧失价值。

 

   再者,作为课堂的主导者,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再加工和组织艺术、教学风格和学术气质等都会对课堂教学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。教师们有的只关注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而疏于了解学生的个体需求,以至于学生在缺乏个性的教学过程中浑浑噩噩;有的慌忙于科研项目、职称评比而淡化了课堂教学,关心论文发表远甚于授课能力的提升。课程品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参与,教师是课程的操控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定者,但由于教育过程中缺乏监督和竞争机制,部分教师对待课程教学十分随意,学生也就随心所欲了。

   点名惩戒等措施固然可以将学生“绑架”回课堂,但毕竟是权宜之计。虽然有助于课堂管控,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。在硬性、强制的要求下,学生大都转为“身到而神游”的隐性逃课。纽曼说过:“教育不是靠朝花夕拾,而是靠日积月累,是为了一个目标孜孜以求,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,达到一定的理性高度。”大学教育是主动而富于建设性的过程,教师要注重激发和引导,而非强制和束缚。为避免课堂管理“一管就死,一放就乱”的现象,根本的策略就在于还原高深学术的探究志趣,形成师生双方认可、各自主动参与的课堂局面。为此,教师必须倾注心力,学生必须自主、自律。

 

   “花样点名”是“猫捉老鼠”游戏在高等学府内的升级版。大学课程如果没有魅力,逮回来的统统是“死老鼠”而已。

 

   (董云川 张樱凡)

 

关闭窗口